序:手机,电视,空调,冰箱,路由器,戒指……越来越多的硬件被贴上智能标签,意味着我们正进入一个智能时代。然而,当智能硬件走进现实后忽然发现,所谓的智能产品并未体现出强烈的“智能”色彩。在此,我想对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进行一个分析,与各位分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私下探讨!
当路由器贴上智能标签后,一下从山鸡变成凤凰,舆论对于智能路由器的定位也瞬间变成高大上的家庭网络中枢。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深度体验了极路由、小米路由、360安全路由、迅雷智能路由器以及多家深圳小厂研发的智能路由器产品后,最深的感触就是很多智能路由器不过是玩概念,搞噱头。
眼下,智能路由器热潮丝毫没有降温的趋势,不少品牌的智能路由器正狂奔在上市的大道之上。与此同时,第一个提出智能路由器概念的极路由,却转型做商用WiFi,并已经与支付宝达成了合作意向。
与其说极路由是转型,不如说极路由在小米、360两家的强势对手的挤压之下无奈转身商用WiFi。在概念上,小米路由器鼓吹的智能家居概念已经将极路由秒杀于无形;主打安全牌的360路由器,也在挤压极路由狭小的生存空间。极路由的无奈,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一味玩概念的智能路由还能走多远?
当智能路由器真正走向市场,各种尖锐的问题暴露出来。营销最猛的小米路由器,被众多网友曝出上网基本功能有缺陷的不足。更有不少用户指责小米,路由器的最基础功能都做不好,智能家居的场景岂不是天方夜谭?
当然了,小米路由器的功能缺陷不过是个案,但智能路由器缺乏亮点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传统路由器相比,智能路由器的亮点功能只有远程下载,诸如带宽控制,信号调节等功能,这些功能,传统路由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被小米炒得大红大紫的智能家居理念,目前借助其智能路由器也无法实现。
显然,当高大上的智能路由器走进现实后,凶猛宣传被硬生生摧毁。营销上玩概念的智能路由器,正面临被市场淘汰的悲剧。其实,智能路由器当下的窘状,是产品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的必然结果。
无线路由器在传输速率经历了几次变革后,信号传输质量的困扰却未得到改善。诚然,很多品牌的智能路由器都在强调出色的“信号传输”能力,可在实际应用中,智能路由器的信号传输质量甚至不及传统路由器。
目前所有的智能路由器都是借助波束成形技术实现信号传输的优势,只是,将此技术成功应用到产品的智能路由器品牌寥寥无几。所谓波束成形,是基于无线路由器多天线传输技术的自动优化,根据终端所处的位置,自动调整信号强度和发射角度,以实现最稳定的信号传输。通俗地说,波束成形技术的显著特征就是自动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
由于很多智能路由器的操作系统不具备传输信号自动学习的能力,导致波束成形技术无法改善信号传输质量。试想,智能路由器连最基本的智能技术都未做好,有何脸面自诩是智能路由器?将基本功能置于一旁,一味玩概念,智能路由器被市场淘汰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智能路由器要想生存,必须找准一个市场切入点。在众多的智能路由器品牌中,360和迅雷的思路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