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泄露也有安全漏洞,百度上一搜发现原来电磁泄露还真能通过接收电磁波来还原,最著名的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海湾战争了吧……美国利用其最先进的TEMPEST技术来截获伊拉克及海湾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
1、1985年,在法国举办的“计算机与通信安全”国际会议上,来自荷兰的电子工程师范·艾克在大会现场作了一个演示,他用价值仅几百美元的器件对普通黑白电视机稍加改造,然后安装在汽车里,这样就从楼下的街道上,接收到了放置在8层楼的计算机电磁波的资讯,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在会场一览无遗。他的演示给与会的各国代表以巨大的震动。
2、由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等单位组成的日本新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会,2004年11月24日进行了一次公开演示,说明了通过计算机泄漏的电磁波进行信息窃听的“TEMPEST(Total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tection against Emission of Spurious Transmissions,电磁信息窃听)”的危险性。此次演示的目的主要是向大家说明已经能够窃听到比以前更准确的信息,TEMPEST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威胁。此次演示是在名为“新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会”的专题研讨会上进行的,该研究会是为研究防电磁波信息泄漏技术,介绍电磁波窃听危险性及其对策而设立。
具体步骤是:
1)首先使用电脑构成一个普通环境,然后通过TEMPEST在别的显示器上再现显示器上正在显示的影像。
2)在作为窃听对象的显示器电源线上包了一层铝箔,并将铝箔与通信设备的天线输入相连。注意:通信设备是花10万日元左右即可买到手的产品。利用该通信设备的输入信息获取图像。作为电源线来讲,显示器上显示的R(红)、G(绿)、B(蓝)信号变成电磁波以后泄漏了出去。有关详情并未公布。演示中首先根据泄漏的电磁波提取了G色信号成分,然后通过添加同步信号再现了显示器的显示信息。实际上,可还原的显示信息为单色,而且只能读取到一定大小的文字。照片不很清楚,原始显示中尺寸在”48点”左右的信息能够认出来,不过,再小的文字就无法识别了。 NICT同时还使用数千万日元的高性能测定装置进行了窃听演示。该装置甚至能够再现作为窃听对象的显示器信息中非常细小的部分。照片上再现的就是用Word打开文档时的显示信息。画面上部的标尺显示虽说连数字都不易辨别,但能够认出非常小的文字。使用2年前算是高性能的设备(价格也高达数千万日元)所做的演示,从显示效果上来讲,比此次使用10万日元左右的通信设备进行窃听要精细一些。从印象上来说,TEMPEST在技术上也在不断进步,利用简易设备就能进行电磁波窃听也只是时间问题。
3、20世纪90年代英国人称可以在1600米接收还原。
4、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利用其最先进的TEMPEST技术来截获伊拉克及海湾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
5、1986年,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公安部门演示了用电视接收机天线对准一台微机,在电视机屏幕上再现了微机屏幕的显示内容。
6、199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地利用黑白电视接收机接收单显和彩显的屏幕信息。
7、1997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现了对一台CGA显示方式的计算机的视频泄漏信息(均匀点图)的截获与再现。该实现装置有宽频接收机、环形天线和同步信号发生器。